我們在中國夢下的救助工作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報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既是中國夢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標,又是共圓好中國夢的精神保障。
在我們救助工作中,要面對許多社會中因不同理由,而在城市中流浪的低收入人群,他們因生活無著。從其他城市流浪至龍門,他們有些曾經也有工作,但又因競爭力不足等種種原因失去工作而去流浪,或許期間他們能找到一份臨時的工作,但結束后,沒有正確的指引無以為繼再去繼續流浪,輾轉來到龍門這座城市。一直以來,這類人員會對城市治安,衛生等方面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救助管理人員就須要從中國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坐標對他們進行救助管理,從而減少他們對城市治安,衛生等方面產生的不良影響。
從愛國的角度,我們要向他們宣傳國家民政對救助事業的支持,從而使他們不會因生活無著而處于饑寒交迫等困惑境地;從敬業的角度,我們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他們遇到困難,我們就應給予他們應有的救助支持;從誠信的角度,我們必須堅持我們救助人的立場,給予每一名求助的流浪人員給予他們應有的救助支持,確保我們的救助支持到位;從友善的角度,我們應善待每一名流浪人員,接納他們,不在任何一方面歧視他們,正確對待他們的訴求,在合理的范圍內,給予他們應有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龍門的善。
近年來,龍門正在飛速發展,在龍門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各行各業蒸蒸日上,龍門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各項城市建設正在有序的發展中,為此,龍門需要大量的建設勞動工作人員,在城鎮建設的勞動中作出貢獻。在我們接待過的生活無著流浪人員里,不乏可以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更甚至有那么一定數量流浪人員從事過建筑行業,只因為在某個工程結束沒有合適的渠道尋找下一個工作而走上流浪的道路。我們遵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坐標,詢問這一類人員是否愿意在龍門從事建設工作,尊重他們去留的意愿,為愿意留下在龍門建設類工作的提供培訓的機會,并未該類人員尋找聯系適合的用工單位,充實用人單位的勞動力同時,解決一部分流浪人員生活無著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