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科技創新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的視頻會議上,總書記出席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我們將下大氣力擴大內需,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為國內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更加積極地融入全球市場,更加主動地深化對外合作,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空間。
習總書記的話值得我們深思,誠然,在這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時代,科技創新是重中之重,并且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看,加強科技創新是有利于擺脫生產、科技水平等不高的狀況。
中國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例如: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問世、殲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無一不是中國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無一不是令國人驕傲的創新創造。
就在剛剛,我還刷到了一條微博熱搜“中國或將成2020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體”。1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注意到有關報道。這充分說明,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肯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當前,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四季度增長可能進一步加快。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活力,國際機構普遍預測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對世界經濟無疑是利好消息,有利于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新動能。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和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全面闡釋了中國新發展格局內涵及其世界意義,強調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中國的科技創新也會不斷革新,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復蘇以及增長與科技創新的作用密不可分。中國正是因為抓住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痛點,才能夠積極響應世界的需求,在經濟復蘇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瞠目的巨大成就,將許多世界大國拋在身后,在疫情之后率先回升經濟的路上遙遙領先,而國人人均GDP的正增長,更加使得國人的經濟水平增長迅速以及生活改善的更加出色。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占領世界強國的位置,中國的發展正蒸蒸日上、未來可期...